淮南市人民政府
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Information Office Of Huainan Municipal Govern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发布厅 > 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3年淮南市养老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时间:2024-01-09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进行现场直播。
  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关系到全社会的幸福程度。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宫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梅松宝围绕我市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宫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宫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代表淮南市民政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民政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养老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始终高度重视。 
  根据2022年淮南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68.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55%。目前,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共169家,其中,公建公营养老机构59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57家、民办养老机构53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17766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49%。
  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理念,采取有力措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强化养老服务保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根据本场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就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一、聚焦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一是关注特困老人,保障基本养老需求。印发《淮南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淮南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逐步丰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特困老人提供能力评估、家庭适老化改造、探访关爱等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2023年,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4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0元。截至12月底,共为3.44万名老人发放补贴1956万元,为11.18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3632万元。开展特困老人探视关爱服务工作,建立特困老人探访关爱制度,月探访率达到100%,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是关注失能刚需,开展失能老人帮扶。制定《淮南市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失能老人帮扶机制,通过兜底保障帮扶一批、集中托养帮扶一批、社区居家服务帮扶一批等方式,努力使失能老年人都能得到有效帮扶。针对居住家中失能、半失能、高龄、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联合卫健部门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开展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试点,建设失能老年人帮扶服务中心,为周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探视走访、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着力化解特困失能老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
  三是关注区域短板,促进农村提档升级。持续落实农村养老服务“三项制度”,实现农村老年人联系人登记率、农村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率、农村特困老年人探视走访率达100%。建成村级养老服务站414个,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提供了场所保障。市民政局安排资金500余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和日常运行维护。
  四是关注普惠需求,优化社区居家服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发展社区居家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开展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投入785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2619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张。共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171个,统筹使用老年助餐服务资金1118万元,做到以优质的助餐服务,解决老人“就餐难”的问题。
  二、聚焦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我市以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抓手,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以“一基地、两试点、三机构、四融合”为引领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基地”,即一个长三角康养基地。舜新家苑康养中心长三角康养基地,集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生态旅游为一体,突出“城市—田园—康养”有机融合,形成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水平健康养老基地。
  “两试点”,即两个省级试点。八公山区被纳入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创建区,建成区级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效带动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潘集区作为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建区,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区级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并进行社会化运营,积极探索公建公营养老机构收住社会老人的运营模式,满足辖区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
  “三机构”,即打造三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一是推动市级老年公寓医养结合运营。确定市中医院与合肥养老公司合作运营,致力于将其打造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和四星级的省级智慧养老机构。二是推进淮南东方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我市优质医疗资源优势,申报国家普惠养老城区联动项目,新建淮南东方健康养老服务中心1.6万平方米,设置养老服务床位33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60张。三是建设寿县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寿县县级养老服务中心投资7500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万元,项目规划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21250平米(其中医疗康复用房面积4250平米),设置床位500张。计划2024年底完工运营。以上三机构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市医养康养服务水平。
  “四融合”,即四项区域和产业方面的融合发展。一是与闵行区融合发展。签订《闵行区和淮南市养老服务领域结对合作帮扶协议》,建立养老服务领域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淮南·闵行异地康养基地,进一步强化两地养老服务人才技能交流。二是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服务养老床位,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站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168对,养老机构签约率达100%,3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养老机构3家。三是引导物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建设金岭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站,利用东华物业服务企业距离近、人员熟等自身优势,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单元,面向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修理、事项代办等个性化服务。四是推动家政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强与发改委、商务局的协同联动,引导品牌家政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家政队伍。
  三、聚焦养老服务要素支撑,推动养老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2023年,统筹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90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3200万元,市级福彩资金800万元,省以上财政资金664万元,省以上福彩资金1237万元),明确将全市各级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支持老年助餐在内的养老服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364万元,支持寿县县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和寿州服务中心消防改造提升项目。
  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举办线下招聘会的同时,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途径开设养老服务人才招聘专栏,推动养老服务岗位信息多点联动发布。开展校园定向招聘,推动养老机构与应届毕业生精准对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人才“政校行企”合作座谈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各大院校、养老行业协会,就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养、输送等事项进行磋商,引导学生参加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和义工实践。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举办淮南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我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
  三是规范养老服务标准。贯彻实施《安徽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标准化试点,委托第三方依据国家养老服务标准,制定细化符合我市实际的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提升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推动养老设施配建。落实《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细则》,新建城区和居住区严格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今年新增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面积3000平方米。组织开展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理整治,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
  四、聚焦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保障养老机构安全稳定
  一是优化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加强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和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备案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落实养老机构奖惩制度,对优秀的养老机构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养老机构纳入失信企业名单,问题严重的责令关停。
  二是统筹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常态化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全市养老机构未出现大面积感染和重症、死亡病例,未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三是兜牢养老机构安全运行底线。印发《关于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联合检查的通知》《关于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自查自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通知》等文件,持续开展了养老机构综合督查,采取分片包区、“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服务质量、防范养老诈骗等进行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和督办函,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运营。2023年,共开展消防、燃气、食品等安全检查300余次,全市养老机构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为契机,切实在强基础、锻长板、扬优势、推运营、育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事业产业相衔接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淮河早报记者: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请问,我市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梅松宝: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市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项:
  一是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床位在10张以上、300张以下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床位在300张(含)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
  二是给予床位运营补贴。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根据实际入住的人数给予运营补贴。运营补贴的标准按照收住老年人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分别按照300元、400元和60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助。  
  三是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民办养老机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按照不低于同期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0%给予贷款贴息补助。
  四是给予综合责任保险补助。养老机构购买符合要求的综合责任保险,按照保费总金额的50%给予补助。
  市场星报记者:
  高龄津贴涉及人数多,覆盖面广,请问我市哪些人群可享受高龄津贴?我市现行的高龄津贴标准是多少?
  梅松宝: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拥有我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的城乡老人均可享受高龄津贴。市辖区内,年满80-99周岁的老年人,按每人每月30元标准发放高龄津贴,100周岁以上老人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发放长寿保健费;凤台县,100周岁以上老人,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长寿保健费;寿县,年满80-8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按200元标准发放,年满90-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按400元标准发放,100周岁以上老人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发放长寿保健费。
  主持人:
  感谢各位发言人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主办单位: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